——三安钢铁有限公司实现发展新跨越纪实
铁流奔涌,钢花飞舞,福建三安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安钢铁”)一片繁忙。2013年11月16日,三安钢铁年产钢突破200万吨,标志着三安钢铁的生产能力跨上了一个新台阶。2013年,国家虽然出台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政策措施,但产能过剩依旧影响钢铁行业的发展。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变化,三安钢铁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全年实现利润4828.56万元。
三安钢铁创建于2001年,2002年启动工程建设,2003年年底首期50万吨钢建成投产,2004年7月形成100万吨钢产能规模,占地面积2100亩。2006年年底,公司资产总额13.6亿元,是拥有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和水、电、风、气等辅助设施的民营钢铁联合企业。
2007年1月,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三安钢铁借梯登高,实现了与三钢集团的战略重组,拉开了国企控股民企的运作序幕。重组后,三安钢铁纳入三钢发展战略,引入三钢管理模式,融入三钢企业文化,紧紧把握发展主题,围绕“产建并举、管理配套、经营创新”三大思路,全面拓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促进经济技术指标大幅攀升。2007-2013年,三安钢铁累计产钢1005.73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60.76亿元,实现税前利润5.33亿元,上缴税金9.61亿元。截至2013年,三安钢铁资产总额达50.95亿元,综合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2014年1月2日,工信部2014年第1号公告确认福建三安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安钢铁”)满足《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标准要求,这是对三安钢铁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产品质量等方面所做努力的极大肯定,也为该公司添了一张“新名片”——福建省第二家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截至2013年,三安钢铁资产总额达50.95亿元,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
装备升级 为企业生产提供“硬件”保证
2009年12月31日,1250立方米高炉及配套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奠基仪式举行,三安钢铁新100万吨生产规模的技改项目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
2011年10月,3#50吨转炉建成投产。
2011年11月25日,3#180平方米烧结机建成投产。
2011年12月02日,1250立方米高炉建成投产。
2012年5月底,新高棒建成投产,它的主生产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13年7月12日,140吨锅炉发电正式并网发电。
2013年7月18日,钢渣热闷项目建成投产。
2014年1月2日,三安钢铁成为福建第二家顺利通过工信部的《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
与此期间,三安钢铁加快对1#高炉、2#高炉等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的步伐。
伴随着新系统的建设和老系统升级改造的步伐,三安钢铁具备了年产2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
炼铁系统,烧结机和球团生产线,全部采用先进的除尘环保技术;炼铁高炉,焦比、热风温度等多项技术经济指标居国内同类型企业的先进水平。
炼钢系统,主要包括3个50吨转炉和三台R7米弧小方坯四机四流连铸机,2009年元月,炼钢转炉首次实现负能炼钢。
轧钢系统,形成了以长材为主的建筑材生产基地,拥有两套棒材系统和一套线材系统,可轧制∮10-40的棒材和∮6.5-12的线材。
经过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设施装备水平的提高,三安钢铁努力把企业建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指标一流的精品钢铁企业。2014年1月2日,工信部2014年第1号公告确认三安钢铁满足《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标准要求,成为福建省第二家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这是对三安钢铁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产品质量等方面所做努力的极大肯定。
技术创新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几年来,三安钢铁把技术创新落实到推进工作上,集中到解决问题上,体现到科学发展上。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突出创新,努力用创新的思想谋发展,增强敢想、敢闯、敢试、敢干的魄力和胆识,提高在困难中抓机遇的意识,提升会干、善干、巧干的能力,激发广大员工的创造活力。
特别是近年来,三安钢铁牢固树立大科技思路,着力解决关键问题和技术难题,努力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一是组织降低焦比攻关、热送热装技术攻关、超细晶技术推广应用攻关、转炉顶底侧吹技术攻关,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快新产品的开发步伐,组织制订、完善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规划,以功能升级的新产品开拓新的市场;三是认真贯彻国家和福建省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精神,加强节能管理,深化节能措施,开展冶炼烟气余热回收--余热发电、负能炼钢、钢坯热送和变频器调速节能技术等一批节能工艺技术的实施和推广应用,促进节能工作上水平;四是抓好煤气、饱和蒸汽等二次能源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在实现废弃物“0”排放目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追求卓越 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三安钢铁坚持不懈推行先进管理理念,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三安钢铁的管理水平。
生产组织上,三安钢铁积极引进三钢集团的各项相关制度,并结合实际,逐步推进管理制度的创新。学习借鉴同行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修订出台《废钢铁管理办法》、《管理创新项目管理办法》、《福建三安钢铁有限公司能源管理制度》、《关于加强物资采购管理的若干规定》等制度;针对原燃材料质量计量老大难问题,已建立现场跟踪抽样、监察和监控制度。一系列管理制度从实施的第一天开始,就重视基础数据收集,分解,核算,使得各种考核制度得以顺利实施,更好地适应了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经营管理上,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三安钢铁贴紧市场,充分利用“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转变传统营销模式,敏锐洞察研判市场走向,化危为机,寻求生产与效益的最佳平衡点。市场原燃材料价格走高时,围绕“生产不赶不限,深入推进对标挖潜,确保生产经营效益最大化”的生产指导思想,对原燃材料提出“合理控制库存,有效规避风险”的采购原则;市场原燃材料价格走低时,果断提出“把握市场走势,主动抄底采购”的经营策略,创造性地确立了“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运作新格局,进一步优化供、销格局,提升供、销经营水平,为“化危机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注入实质性的内容。
“绿”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三安钢铁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成立了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狠抓环保工作,实行分厂领导分工负责制,确保岗位责任落实到人,形成环保管理网络,致力于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通过以环保效果好、大型化、现代化的先进工艺装备取代落后的生产装备,从源头上控制排污总量;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和对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余压、余热、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实施了烧结烟气全脱硫、余热余压发电、连铸坯热送热装、轧钢双蓄热式加热炉、高炉水渣微粉处理等一大批节能环保技改项目,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形成了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2007年至2013年累计投入基建资金30多亿元,其中约25亿元用于技改,其余8亿元用于对公司的节能、环保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建设环保治理设施23套(台),节能设备7套(台)。
加强制度的制定和管理落实,落实节能减排工作。三安钢铁于2013年4月正式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颁发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严格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执行,编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同时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编制了相应的管理文件,如:《废气排放管理制度》、《固废物管理制度》、《化学品管理制度》、《噪声排放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污水排放管理制度》、《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等,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为确保环保工作落到实处,三安钢铁还制定《环境保护管理细则》及《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严格考核、奖惩分明”。
眼睛向内,强化源头治理和过程控制。三安钢铁建立了严密的监控和严格的考核体系,严格按照《“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的有关要求,全力做好环保设施的运行控制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控(监测)系统,认真细致地建立健全企业减排的工作档案和专业台账;确保在线监测数据与省、市环保部门实现联网对接、实时监控、定期比对;配合各级环保部门进行现场监察、污染监测、减排核查。确保实现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严格按照三安《环保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的规定,加强对烟气无组织排放考核力度,通过安装“全球眼”对主要烟粉尘进行视频监控,强化对各除尘点的监管,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实现水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将建设节水型企业落实到位,耗资3000万元的污水处理站于2012年10月3日投入运行,该系统最高处理量为450立方米/小时,主要用于收集各个工序的跑、冒、滴、漏及冲洗道路和厂区内生活污水,污水的处理采用“粗格栅+细格栅+调节池+混合配水池+澄清池+气水反冲洗滤池+NaClO消毒”的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板框压滤机脱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在总排水渠位置设有流量计及COD在线监测,达标直接排入西溪河内,在将来会把合格水排放管网并入生产水管网进行再生循环利用。该项目的建成投产进一步完善了三安钢铁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质经监测19项污染物项目均符合环保部新的《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现了达标排放。
针对烧结机烟气脱硫行业难题,三安钢铁将烧结机烟气脱硫作为环保治理的重中之重。2008年至今,先后投资了7000多万元建成了半干法氧化钙循环流化床脱硫设施和湿式氧化镁法脱硫设施,实现了烧结机全烟气脱硫,成为福建省首家实现烧结机烟气全脱硫的钢铁企业,受到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和省、市环保部门的高度评价。
针对转炉钢渣的回收率较低,且未回收的钢渣中还含有10-11%的铁,为使钢渣回收利用率有提高的余地,2011年,三安钢铁投资4000万元建设钢渣热焖项目,该项目以转炉钢渣为处理对象,经专用钢渣处理装置,利用其余热再加上适当的配水工艺,产生微压蒸汽,使大块钢渣在热闷罐内粉化自解,然后磁选出可回收金属,同时在自动流水线上将粉化的钢渣分成不同组距粒径规格,渣产品的性能基本稳定,已在建材、地基基础处理等领域得到应用,且有较高综合利用价值。该项目在高效率地处理转炉钢渣的同时,可以消除因钢渣自然堆放而产生的扬尘污染和水源污染的同时每年还可为公司创造18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为杜绝高炉煤气直接对空排放,减少CO和甲烷的排放以改善大气环境,三安钢铁于2013年建成投产的140吨锅炉发电机,该系统采用现有富余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和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机泵冷却用工业水、少量的生活用水以及必需的消防用水进行余能发电,解决了富余高炉煤气的出路,减少了高炉煤气的对空排放。该系统投产后,年可发电约28513万度,可有效利用放散掉的煤气,每小时减少甲烷排放量900立方米、CO5.6万立方米,年可减少甲烷排放量约为712.8万立方米,减少CO排放44352万立方米,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负能炼钢是指生产一吨钢所消耗的氧气、煤气、水、电等能源总量少于转炉煤气、蒸汽回收利用的能源总量之和。实现负能炼钢,能大幅度降低炼钢成本,利于企业节能环保。长期以来,三安钢铁狠抓氧气、煤气、水、电主要能耗控制,以实现负能炼钢的目标,成立相应的攻关小组,把强化能源回收利用、实现全工序负能炼钢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并确定了狠抓转炉煤气、蒸气回收,降低吨钢水、电、气消耗的攻关方向。仅2012年,炼钢厂共回收转炉煤气1.4亿立方米,折合3.73万吨标准煤。煤气的回收利用,既减少了外排对环境的污染,又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三安
重组七年来,以董事长黎立璋同志为首的三安钢铁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搞好生产经营、发展企业的重要理念。为使企业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职工,三安钢铁持续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大力营造富有亲情、体现关爱、充满和谐的人文环境,不断提高职工幸福指数,实现了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
在企业效益增加的同时,三安钢铁努力提高职工收入,职工的人均年收入(不含企业中高层年薪人员的工资)从2006年的1.98万元上升到2012年的4.3万元。
三安钢铁加大关爱员工力度,通过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金秋助学”、帮扶困难群体、慰问困难员工、开展员工体检等活动,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切实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全面推进厂区环境综合整治,为员工营造整洁亮丽、文明舒适的工作环境,启动了员工生活区环境改造工程,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成立了房地产开发项目部,将在未来三年内完成约1500套员工商住房建设,初步解决员工住房紧缺的矛盾。2013年8月15日,投资600万元,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近300人就餐的生产区三层食堂正式投入运营,同时出台了班中餐补贴制度,对公司所有员工的补贴达810多万元/年。公司还定期举办员工篮球赛、员工乒乓球赛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让每位员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创造者和享受者。
前所未有的困难,极不平凡的挑战,来之不易的精彩!面对重重挑战和考验,三安钢铁实现了科学发展的新跨越,交出了一份成绩斐然的答卷。
重组七年多来,三安人披肝沥胆,为三安钢铁科学发展的春天书写了亮丽的一笔!它为今后更长时期的三安钢铁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时下,三安钢铁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顺着时间线,在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上,三安人将会以更加豪迈的激情,施展铁胆雄才,在低碳、绿色、环保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上,步履铿锵,阔步向前!